刘禅真的傻吗?其实刘禅很聪明,原因或许在这!|环球热点评
后来在李严事件上,刘禅毅然听从诸葛亮的安排将李严贬为了平民,要知道李严当时也是辅政大臣,且位高权重,
2023-04-21刘禅,小名阿斗,父亲是刘备,母亲是甘夫人,刘备驾崩后,将蜀汉大位传给了刘禅,刘禅从此成了蜀汉皇帝,自公元223年即位到公元263年蜀汉灭亡,刘禅一共在位40年,是三国君主中在位最长的一位,由于近代的一些影视作品的渲染,导致很多人认为刘禅有点傻,觉得他始终是扶不起的阿斗,然而事实上刘禅其实很聪明,他并不平庸,今天笔者就列举几例来说明。
一、知人善任
刘备临死之前在白帝城进行了托孤,让诸葛亮与李严共同辅佐刘禅,刘备驾崩后,刘禅即位,即位后刘禅一直十分尊敬诸葛亮,并称诸葛亮为“相父”,只要是诸葛亮安排的事情他都准许,并支持诸葛亮北伐,此时的诸葛亮掌控着蜀汉大权,甚至有些专权独断,但刘禅却不生气,反而事事听从于诸葛亮,刘禅作为一国之君,有如此大的度量,实则令人敬佩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后来在李严事件上,刘禅毅然听从诸葛亮的安排将李严贬为了平民,要知道李严当时也是辅政大臣,且位高权重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牵制诸葛亮,但刘禅明知道如此,却还是同意了诸葛亮的做法,这就说明刘禅任人唯贤,知人善任,刘禅知道诸葛亮是一位贤臣,是蜀汉真正的肱股之臣,是真心辅佐他的臣子,所以刘禅十分信任诸葛亮,而与此同时,魏国则对司马懿处处堤防,一下子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后来在诸葛亮病逝之后,李邈上书诋毁诸葛亮,刘禅知道后大怒,于是将李邈下狱并诛杀,由此可见刘禅并非庸主,对刘禅而言,诸葛亮就是贤臣,不容他人诋毁,这明显就是知人善任。
二、权力交接
后来诸葛亮病重期间,刘禅让李福到五丈原问候,并询问国家大事,于是诸葛亮进行了最后的安排,说自己之后蒋琬可以重用,蒋琬之后费祎可以重用,等到诸葛亮病逝后,刘禅马上下令废止了丞相制度,此时的刘禅知道没有人能取代诸葛亮的位置,于是将诸葛亮的权利划分,先后让蒋琬、费祎、姜维等人担当重任,从此将蜀汉的大权牢牢掌控在了自己手中,从此刘禅掌控着蜀汉,直到蜀汉灭亡,长达29年之久。由此可见,刘禅并不傻,他能在关键时刻掌控全局,并做出很好的安排。
三、口才很好
公元249年,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政变,杀死了掌权的大将军曹爽,夏侯霸的堂侄夏侯玄也被司马懿从前线召回了京城,司马懿随即让郭淮代替了他的位置,夏侯霸向来与郭淮不和,知道从此之后一定会起事端,难免会祸及自身,于是叛逃蜀汉,在阴平迷失了道路,此时粮食也吃光了,脚也磨破了,处境十分窘迫。
刘禅得知夏侯霸来投,马上派人前去迎接,并召见了夏侯霸,此时的夏侯霸心情十分不好,面色十分沮丧,于是刘禅宽慰夏侯霸说:“你父亲是在交战之中阵亡的,不是我的先辈所杀”,又指着自己的儿子说:“这也是夏侯氏的子侄。”刘禅用了简短的话语就宽慰了夏侯霸,并拉近了关系,因为张飞曾经娶了夏侯霸的堂妹夏侯氏,并生下了两个女儿,后来张飞将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刘禅,这两个女儿又先后成了刘禅的皇后,刘禅故此才这样说,刘禅用了十分简短的话语,便拉近了与夏侯霸的关系,由此可见,刘禅很有口才,很有思想,并不昏庸。
四、仁义之君,智慧之处
公元263年邓艾率军偷渡阴平,随即攻克江油,长驱直入,并在绵竹杀死了抵抗曹魏的诸葛瞻父子,兵锋直指成都,不久就率军攻打到成都城下,此时刘禅召集大臣商讨对策,有人提议守卫成都,有人建议东投靠东吴,也有人建议开城投降,最后刘禅选择了开城投降,其实这也是刘禅的仁义之处,聪明之处,说他仁义很简单,如果坚守成都城,并进行抵抗,能坚持多久,曹魏的大军并将源源不断的冲杀过来,血拼到底不过全城皆死,要么因为粮草断绝饿死城中,要么敌人攻打进来血战而死,最后赔上满朝文武及城中军民的性命。
如此一来,成都必将成分一座废城,受伤的还是平民百姓,蜀中百姓如果听说刘禅不投降,一定会奋战到底,又会有多少人因此而丧命呢?刘禅果断投降,避免了一场血战,保住了全城人的性命,也保住了蜀中百姓的利益,这正是仁义之君的典范,为了保住百姓而自身遭受耻辱,又能如何呢?说他聪明也很简单,当时即使刘禅投靠东吴,就一定能受到东吴的礼遇吗?况且东吴的实力远远比不上曹魏,蜀汉灭亡之后,东吴又能坚持多久呢?如果投靠东吴后,东吴不久后也灭亡,岂不是受到两次侮辱吗?所以刘禅此时选择投降,也是明智之举,不仅保住了成都城,也保住了皇室血脉。
五、暗藏大志,善于隐忍
刘禅投降曹魏后,司马昭一直不放心刘禅,所以总找机会试探刘禅,有一次司马昭设宴款待蜀汉降臣,特意让人演奏蜀汉的歌曲,当时很多蜀汉大臣听见蜀汉的曲子,都纷纷落下泪来,并为亡国而哀叹,只有刘禅表情很好,并且十分的高兴,司马昭见刘禅很高兴,于是问刘禅:“你思念蜀国吗?”,刘禅回答:“这里很快了,我不思念蜀国”,结果刘禅的话被旧臣郤正听到了,郤正于是教刘禅说话,以后如果司马昭再问,就说:“先人的坟墓远在蜀地,我没有一天不想念蜀地的”,后来司马昭果然来问刘禅,刘禅就按照郤正教的话回答。
结果司马昭一听,就知道是郤正教的,于是对刘禅说:“这是郤正教的吧”,刘禅于是回答说:“你是怎么知道的?”,结果逗的司马昭大笑,司马昭从此放松了对刘禅的警惕,知道刘禅并无大志,其实这只不过是刘禅演的一出戏,故意给司马昭看的,其实刘禅胸怀大志,只不过时运不济,所以只能隐忍,此时的刘禅心中或许有复国的想法,或者不曾想过一次,苏东坡说:“卒然临之而不惊,无故加之而不怒。此其所挟持者甚大,而其志甚远也。”,也就是说因为胸怀大志,所以才能隐忍到极限,此时的隐忍,只是为了明天,所以刘禅一直在隐忍之中,只不过他最终也没能实现梦想。
参考文献《魏略》、《三国志》、《汉晋春秋》
责任编辑: